16年前,蒙古国做了一个“胆子很大的决定”,把自家最大的铜金矿,奥尤陶勒盖矿,卖给了澳大利亚的矿业巨头力拓集团,同时还暗指矿石不能出口给中国。
这个消息当年传出来,很多人都觉得奇怪,中国明明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,铜矿距离中国边境也就80公里,怎么就“舍近求远”,反而对近邻说了“不”?
很多年过去了,时至今日,才发现这背后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选择那么简单,更像是一场带着政治味的长局博弈。
而如今,这场看似自信满满的“绕开中国计划”,似乎正被现实一笔笔反噬。
蒙古为何拒绝中国?
在蒙古,矿产资源几乎等同于“国运”,这个国土辽阔、人口稀少的国家,虽然经济基础薄弱,但地下却藏着一座座“金山银山”,特别是奥尤陶勒盖铜金矿,被誉为蒙古国的经济支柱,铜储量超过3000万吨,还有黄金、白银、钼等丰富资源,潜在价值超过万亿美元。
可以说,这个矿一旦全面开采成功,蒙古国可能从农业社会一跃步入工业时代,但资源是一把双刃剑。它既能带来繁荣,也容易被过度博弈和政治操弄。
2009年,蒙古国政府决定引入外资开发奥尤陶勒盖矿,当时中国的中铝公司曾提出意向,但最终却被挡在门外,反而是澳大利亚力拓集团,以31亿美元的投资入局,并拿下了66%的股份。
更关键的是,在合约里还附加了一条禁止将原矿直接出口至中国。
这个做法一度让很多人不解,你说想要提高本地加工能力,那也可以和中国合作建厂,但这种“一刀切”的限制,怎么看都像是有意防备中国,背后的真实原因,其实也不难猜。
一方面,蒙古国担心像中国这样体量庞大的邻国,一旦大量进入矿业领域,会对本国资源掌控权形成挑战另一方面,当时蒙古正试图构建多元化外交,希望能借西方资本牵制中国影响力。
他们想用西方的手,摆脱“对中国的过度依赖”。
地理上近,心理上远
不过说实话,这种“小国地缘平衡”的策略,在现实面前真不那么容易玩得转。
铜矿离中国边境只有80公里,出口到中国不但成本最低,运输最快,而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需求国,你可以不卖给中国,但问题是别的国家离你那么远,愿不愿意、能不能持续进口,又是另一回事。
力拓集团后来就发现了这个“地理悖论”虽然协议里说不能出口中国,但市场却在说:“你别闹了,客户全在那边。”
2023年,力拓CEO石道成承认,公司超过60%的营收来自中国,中国市场对铜矿的未来走向“至关重要”,现实就这样把最初那句“不卖中国”的豪言壮语,慢慢推回到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口。
这十多年,奥尤陶勒盖矿的开采并不顺利,电力供应成问题。蒙古本国电力不稳定,力拓原本希望从中国进口,结果被要求必须在蒙古本地建电厂。
环保要求不断升级,光是环境保证金,力拓就交了70亿美元。
蒙古政府态度反复,有时因为税收,有时因为法案空白,多次阻碍项目推进。项目曾因谈判陷入僵局推迟两年,甚至面临投资流产的风险。
而力拓也不甘示弱,为了争取长期收益,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免息贷款、环保资金、债务豁免、成本妥协,花费已经超过百亿美元。
可以说,这是一场耗时又烧钱的“地缘博弈局”,尽管“口头上不让卖”,但到了2024年,奥尤陶勒盖出口产品中超过90%都输往了中国,电力也基本依赖中国供给。
为什么?因为没人能替代,中国每年对铜的需求中,有超过80%依赖进口,而且在新能源汽车、电力基础设施、风电光伏等领域都对铜有极高需求。
而蒙古的铁路、电力互联、通关便利也都与中国深度绑定2024年,中国还投资48亿美元升级了蒙古的铁路系统,所以蒙古不想依赖中国,其实早就已经依赖上了。
这就像一个想搬出去独立生活的年轻人,最后发现还是得靠爸妈给交房租。
蒙古政府不是没有野心,他们一直希望借助铜矿项目,带动本国产业升级,突破经济瓶颈,跳出地缘困局但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太骨感。
2025年,矿山进入快速增长期,预计铜产量比上一年增加50%,但即便如此,力拓的半年利润依旧跌至五年新低,成本持续上升,回报却难以兑现。
蒙古这边也好不到哪去,项目延迟、外资观望、产业单一、贫富差距问题仍未根本解决,法制建设滞后、法规空白、政策不稳,也让更多外资公司望而却步。
更讽刺的是,力拓目前在蒙古雇佣的员工95%是当地人,缴纳的税费超过13亿美元。中国还为蒙古培养了上万名专业人才。
这让人不得不反思:蒙古当初的“防中”政策,是不是最终变成了一种“误伤自己”?今天的奥尤陶勒盖铜矿,已经是蒙古国经济的发动机,这个项目占据蒙古GDP的近三分之一,被称为“命脉中的命脉”。
但它的背后,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:如果没有中国,这个项目根本运转不起来,无论是市场、运输、用电、人员培训,还是金融支持,中国的角色都不可替代。
结语
16年前,蒙古国站在资源开发的起点上,信心满满地对中国说了“不”。
如今,在项目即将全面释放产能、全球铜价飞涨的2025年,他们却发现真正能“托底”的,还是那个当初被他们拒之门外的老邻居。
铜矿还在挖,铁路还在修,矿石还在运,但不变的是地理,不变的是供需,不变的是命运交织的轨迹。
所以我们说,资源可以掌控,市场却终将选择最适合它的方向。
界面新闻2022年12月20号报道:斥资31亿美元,力拓获得蒙古巨型铜矿控制权
天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